• 首页
  • 关于百达注册
  • 业务范围
  • 最新动态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最新动态

    你的位置:百达注册 > 最新动态 > 1948年, 打长春还是打锦州, 林彪为何犹豫不决? 秘书晚年道出真相

    1948年, 打长春还是打锦州, 林彪为何犹豫不决? 秘书晚年道出真相

    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8:24    点击次数:147

    1948年初,经过近三年的奋斗,东北野战军已经把国民党军队,压缩在了长春、沈阳、锦州三个孤立的据点和地区之内。就当时的局势而言,除了攻击者三个点固守之敌外,放眼东北已经没有大仗可打。在这三个点之中,沈阳为国民党“东北剿总”所在地,是东北最难啃的骨头。沈阳周边驻扎有30多万国军,不乏装备精良的美械军,并且城周和市内已经修建了完备的工事。

    因而,林彪并不考虑急于攻打沈阳,将目光投向了长春。1948 年4月1日,在林彪主持的东北局会议上,就已正式向中央军委提出要攻打长春。5月下旬,东北野战军组织了两个纵队的兵力,对长春作试探性的攻击,没有取得预期效果。为了避免出现四平保卫战那种胶着不堪的状态,林彪采取了谨慎的作战态度,对长春就改为长围久困了。9月12日,辽沈战役正式打响。

    一时间,锦州成为了东北全局的关键。可是在打锦州还是打长春这个问题上,林彪犹豫不决。无论是坊间闲谈,还是网络舆论,甚至于学术界,在研究林彪打长春还是打锦州问题上,都是比较倾向于林彪不敢打。实则不然,林彪秘书谭云鹤晚年道出了事情真相。谭云鹤又是什么人物?谭云鹤生于1922年,18岁徒步到延安,26岁开始为林彪当秘书。谭云鹤当时的主要工作,就是为林彪传达电报,与林彪接触的机会比较多,他的说法还是比较可靠的。

    谭云鹤晚年回忆,林彪在打长春还是打锦州问题上犹豫不决,主要是因为林彪担心,长春守敌尚有10余万人,沈阳守敌有近30万人,锦州、葫芦岛地区也有十几万人,特别是华北傅作义所部还有五六十万人,如果攻击锦州不能顺利得手,有让东北之敌断我后路,和遭到东北、华北之敌夹击,陷入两线作战绝境。

    林彪行军打仗素来谨慎,没有绝对的把握不会轻易下手。谭云鹤的这一判断,还是得到了验证。

    10月2日,林彪指挥所移师南下,列车到达吉林省双辽县郑家屯车站时,谭云鹤接到中央军委的“敌情通报”。通报显示,傅作义所部新5军及第94师共4个师经海路到葫芦岛登陆。如此一来,锦西之敌连同原有的部队已达9个师之多。而锦西、葫芦岛同锦州两敌阵地之间相距不过五六十里地。

    如果两敌拼死相向进攻,难保其不能会合。谭云鹤将这一“敌情通报”告知林彪后,林彪显得很紧张。林彪短暂恢复之后,当即向谭云鹤口述电报,大概意思是,由于傅作义部增援锦西、葫芦岛,我军是继续攻打锦州,还是回师去打长春,“以上两个方案,我们正在考虑中,请中央军委同时考虑并指示”。这时的林彪,还是担心东北野战军会陷于两线作战,比较倾向于打长春。

    10月3日上午,谭云鹤刚吃过早饭,罗荣桓和刘亚楼一同到林彪这里来,亲眼见证了林彪是如何下决心打锦州的。

    罗荣桓婉转地提议说:“打锦州的问题,这是主席、军委坚持的意见。葫芦岛敌人虽然增援了4个师,但我们还是有办法阻击敌人的。估计锦西方面我们再增加一个纵队或再加一两个独立师即可,是不是打锦州的决心还是不改的好。”刘亚楼也比较认可这一意见,林彪当即下定决心攻打锦州,将林、刘、罗三人署名电报交由谭云鹤发往中央军委。

    至此,林彪开始发力攻打锦州,为辽沈战役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。